
怀揣着化妆师的梦想,小李只身来沪应聘学徒。然而不仅说好的工作没了踪影,反倒把家里多年的积蓄搭了进去。日前,嘉定区检察院对两名借招工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,法院依法判处两人有期徒刑8个月和7个月,并处罚金1000元。
小李是个“90后”,今年2月上旬,他在网上看到一家名叫“上海越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”发布的招聘信息:化妆师学徒,每月底薪3500元,满勤奖500元,每单业务可加30%提成。这个岗位不仅与小李志向相符,待遇也不错,小李很是心动。于是,他就按照联系方式与招聘方约定3月初来沪应聘。
小李抵沪后,一位自称是越亚公司杜经理的人接待了他,并称如要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必须先支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IC卡、服装费和化妆箱等费用,总计2700元。还没工作就要付上千元的费用,小李有些犹豫,但在杜经理的一再劝说下,他还是把身上的现金以及银行卡里取出的2200元钱交给杜经理。
此后,一个自称是黄经理的则将小李带到一家KTV门口,介绍了一位自称该KTV的孙经理,并告诉他以后到这里上班,但做学徒要先给师傅包个2万元的红包,只有这样师傅才会毫无保留地教手艺。虽然父亲给小李的银行卡里还有7万元,但想到这是家里多年积蓄,不能轻易挪用,小李便拒绝包红包。
当晚,孙经理带着小李来到一家KTV会所,介绍他认识化妆师傅陈某,并与多名其他人员在KTV消费了近千元。结账时,孙经理示意李某主动买单。小李起先表示反对,然而在孙经理与化妆师傅陈某的轮番的威胁、劝说下,想到这份工作每个月能有个四五千元的收入,小李咬牙支付了9000元。
之后,化妆师傅陈某又以与孙经理搞好关系等理由,要求小李支付2万元的费用,小李虽然心中不愿,但为了争取到这份工作,还是将钱取出交给陈某。但想到家里积蓄转眼已经散去近半,小李心里很不是滋味,也不知如何向父母交代钱的去向。于是,小李向陈某提出能否借他3万元钱解燃眉之急。陈某虽满口答应,但第二天便人间蒸发,而所谓的孙经理、杜经理等人也玩起了失踪。此时,小李才恍然发现自己上当了,立即报案。
公安机关根据线索,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孙某、陈某,而同案人员“杜经理”、“黄经理”等人尚在追逃之中。
日前,嘉定区检察院以